企业通用模版网站
非遗广西丨悠悠长鼓舞,舞出民族情
新闻资讯 公司资讯 > 非遗广西丨悠悠长鼓舞,舞出民族情
2021-09-24 16:49:27

非遗广西丨悠悠长鼓舞,舞出民族情

分享到:


       “非遗广西”丛书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组织广西出版传媒集团旗下7家出版单位编纂出版,共20册,是一套全面介绍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及读物。丛书集中呈现了国家级、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重点对代表性项目的地理位置、分布范围、历史沿革、基本内容、文化意义、社会功能、代表性传承人进行介绍,每种均附音频、视频等数字出版内容,通过融合出版方式增强丛书的通俗性、可读性、趣味性,全方位展示广西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瑶族长鼓舞是瑶族重要的民间舞蹈,在湖南、广东、广西等瑶族聚居地区盛行,其历史悠久,是我国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作为“非遗广西”丛书中的一本,《长鼓舞——舞动的鼓点》从瑶族长鼓舞的历史渊源,到丰富多彩的表演形式,再结合瑶族人民独特的节庆民俗,向广大读者介绍了这一古老的民族舞蹈艺术,使读者感受到其独特的魅力,领略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绚丽多姿和民族艺术的博大精深。



《长鼓舞——舞动的鼓点》

刘小春 著

广西美术出版社


目录



作者简介


     刘小春,贺州民族旅游艺术职业学校校长,研究馆员,中国舞蹈家协会会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广西瑶学学会常务理事。



内容节选

黄泥糊长鼓 母鼓为王


     黄泥鼓舞是瑶族长鼓舞中的一种,是广西金秀瑶族自治县的瑶族在“还盘王愿”仪式中表演的较原始的祭祀舞蹈,它反映了瑶族祖先的起源和劳动生活的过程,印证着瑶族长鼓舞的悠久历史。

    “还盘王愿”又叫“打卜禳”,“卜禳”即鼓音之意,“打卜禳”就是打黄泥鼓。因长鼓在表演前要先用黄泥浆糊鼓面来调节鼓音,使鼓皮湿润,厚度增加,音色洪亮,因而得名。



瑶族艺人在制母鼓(左)和公鼓(右)

       黄泥鼓的最大特色便是鼓面糊上黄泥浆,这也是我国早期在鼓的音色改进上的重要发现,而这个发现,其实源自一个偶然发生的意外。相传,长鼓做好之后,因声音不洪亮,鼓手们气恼地把它搁置在屋檐下,遇到雨天,雨水把地面的黄泥溅到鼓面上,鼓手重新拿来敲打,声音竟然洪亮起来,所以鼓手们之后打鼓都先用黄泥浆来涂鼓面,这种敲打方式就这样延续下来。



瑶族艺人在糊黄泥


     当地瑶族对长鼓十分敬重,黄泥鼓只能在规定的时间内打,即秋收后开鼓,农历正月十五日后封鼓,平日切忌乱敲乱跳,否则一年的五谷丰收就会变成“空收”。从这里可以看出,瑶族每年举行“还盘王愿”的主要目的还是祈求丰收。


祭盘王仪式上的黄泥鼓舞

     2021年7月16日晚,由金秀瑶族自治县精心打造的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瑶族长鼓舞(黄泥鼓舞)为题材的大型原创瑶族音乐剧《黄泥鼓之恋》,在广西首府南宁市隆重上演。古老神秘的瑶族黄泥鼓舞,以主角的身份登上首府的艺术高雅殿堂,让我们看到了国家的强盛和民族团结的硕果。



金秀黄泥鼓舞


上一条:“非遗广西——广西铜鼓文化” 沙龙活动在广西民族大学举办
下一条:广西美术出版社传达学习集团公司党委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题研讨班暨“红色七月”党建活动、双月推进点评会精神
Copyright(C)Since2021 广西美术出版社有限公司  桂ICP备2021005003号-1 
  公网安备 45010302002566号